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 达成一致  (第2/7页)
来后进行护理的难度,却又比修路的成本要低得多,这里面的经济可真大了去了。    更不要说,自己让孔雀在秦州准备的棉花,算是彻底不需要担心销路问题。    未来更有丝绸之路这条富得流油的商道在等待着自己,这可真的是聚宝盆啊!    杜如晦到底没自己看德长远,李泰心中略微有几分自矜。    但李泰清楚,看这些东西实际上也都是幌子,若这些地方不拿,怕是徒惹人眼。    对李泰来说,几个港口的利益算什么,自己有心的话,说舍弃……还是有点舍不得的!    当然所谓的舍不得,并不是金融利益,更多的是政治利益来考虑。    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己有两个港口在这里,那就等于自己的触手深入到陇右道了。    不过,自己这次最大的收货并不是自己弄到了几个港口,而是自己提出的拉几几部成立专业的渭水漕运建设小组的建议杜如晦接受了。    同时漕运计划也真正开始启动,这件事情本身对李泰来说就是一次重大胜利。    自己的计划,也掩盖在这漕运计划中一点一点的顺利推进,多少也算是暗度陈仓了。    其中的关键就是,杜如晦能从朝廷拉多少人进来。    可以说,四部有正职的每部能拉个五六个人来,李泰都感觉杜如晦能力非凡了。    大唐朝廷可不是冗官冗费的大怂,那可是李世民执政之初那就量才授职,作为副手的房玄龄更是配合的精简官吏,可以说大唐的正职流内官,那都是一个个当超人用。    这样的一个机构,等它彻底实行渭水缴税制度后,这机构上层人员怎么样调整谁也不知道,但基层人员基本上是不会发生调整与变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