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28【一石数鸟】 (第3/6页)
跟造谣者理论,而是抛出另一个话题,将公众的关注点吸引到自己的预设面上。 康剑飞要做的很简单,那就是对赵雅之的形象进行全方位的包装,配合着《东方日报》的宣传,将赵雅之打造成优雅、贤淑、温柔的代名词。如此一来,公众自然就会选择性的排斥和淡忘她的负面新闻。 说起来,华语娱乐圈对于明星的包装,是从电影明星中心制时代就开始的。 电影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代,即从最初的摄影师中心制到导演中心制,再到后来的明星中心制一度还有编剧中心制。在明星中心制建立起来后,各大公司就开始对各自旗下的明星进行包装。 比如六十年代的邵氏演员,就被公司规定不准传出任何丑闻,甚至一些当红明星不能谈恋爱,以此来保持明星在公众面前的完美形象。 即便如此,这个时代的明星跟90年代后的明星比起来,仍旧是相当不专业的。 二十年后稍微名气大点的明星,出门散步都要仔仔细细地打扮一番,生怕被记者拍到自己不好的一面。 而这个时代呢?多数明星平常的穿着打扮都很大众化,只有出席重要活动,或者拍照、上电视时才会精心打扮。因为此时还没有疯狂的狗仔队,不用担心自己土气的打扮第二天上娱乐版被同行嘲笑,更不用担心自己的形象被一张偷拍的素颜照给毁掉。 就像赵雅之,明明是个一线当红女星,有时出门居然会穿运动服,为了爽利连首饰都不戴。就连接受杂志采访,也是一身的闲散家居服,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形象。 这怎么能行? 赵雅之被康剑飞稀里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