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9 朝会弹劾 (二合一)  (第7/12页)
创一点谣言,也可以向皇帝弹劾你,并且你还要自证清白。    言官制度本意是朱元璋用来广开言路监督官员的,结果就跟之前官员俸禄标准一样,越到後面越不对味。逐渐演变成为了喷子发挥场所,以及党争攻击利器。    科道言官在明朝中後期纯粹是为喷而喷,一点小事不厌其烦议谏。甚至他们还意识到了舆论力量,开始自发去引导社会风气,从而彻底失控。    如果说沈忆宸的行事标准,是“以行践言”的话,那麽科道言官的行事标准,就完全相反成了“以言代行”。    “我明白了,多谢提醒。”    沈忆宸拱手向商辂道了声谢,科道言官这个群T要弹劾你,除了心理准备外,其他什麽应对准备根本就没用。    毕竟“风闻言事”的权利b宋朝“莫须有”还离谱,防不胜防。    队列排好之後,文武百官在鸿胪寺官员引导之下过金水桥,来到奉天殿门前站好。只不过这次沈忆宸没有入殿内的资格,得跟其他低品阶官员一样,站在殿外的丹墀上朝。    现在的沈忆宸也经历过几次面圣了,早没有当初那种好奇憧憬心态,站在里面外面没多大区别。    三声鞭响,皇帝升殿,众官员行五拜三叩礼,然後按照流程宣读八件奏事。    前面几份奏章沈忆宸都没怎麽认真听,当宣读到现任黔国公沐斌的奏章後,他就有些不淡定了。    因为这份奏章的内容,是本应该送至京师问罪的麓川蛮首思任法,在路上绝食而亡。千户王政於是将其斩首,现在路上送来的就只剩下一个头颅了。    也就是说,本来安排沈忆宸问罪项目,还没有开始就结局了。    对於这个消息,满朝文武以及皇帝,都非常高兴满意,认为这是蛮首畏罪自杀,他们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